50年後,杭州西泠印社。
朋友老癢介紹的金牙老頭詢問有沒有戰國帛書的拓本?就是50年前,長沙那幾個土夫子盜出來,又被一美國人騙走的那一篇。同時拿出一份戰國帛書複印件說是一個朋友(代表哪一方?組織還是霍家?)在山西帶回來的想見老太爺辨真假。
戰國帛書有20多卷,每卷各不相同,我爺爺當時拓下來的那一篇只是其中很短的一部分,但是又極其重要,現在也就是我有幾份拓本當壓箱底的寶貝,世面上有錢也買不到。
這是一篇保存完好的戰國帛書,但並不是我爺爺當時盜出來的那一份,這一份雖然年代也比較久遠,但是應該是漢代的贗品。鬼知道這是照本摹的還是胡編的?仔細看複印件上發現一個圖案,那是個狐狸一樣的人臉,這一份帛書我從來沒見過,應該是一份珍品。而核實真僞除了老太爺就只有那個美國人了。金牙老頭的朋友想把一套20卷戰國時期的古籍都找到,那也未免太貪心了。
我爺爺入這行的原因一點也不出奇,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世襲的行當。那年代,一鬧旱災就起饑荒,那時候長沙古墓多,靠墓吃墓。到我爺爺那輩,已經有行規、門派之分,盜墓的分南、北兩派,南派就是我爺爺那派,擅長洛陽鏟探土,高手只憑一個鼻子就能斷定深淺朝代,而北派是不用洛陽鏟的,他們精於對陵墓位置、結構的準確判斷,也就是所謂的“尋龍點穴”。到最後兩派終於劃長江而分,北派叫倒鬥,南派就叫淘沙或是淘土。
在長沙鏢子嶺那老三,就是我爺爺,這些事情都他是一個字一個字記錄在他那本老舊的筆記本上,我奶奶是個文化人,大家閨秀,就是被他的這些故事吸引,最後我爺爺就入贅到杭州來,在這裏安了家。那筆記算是我家的家傳寶貝,我爺爺的鼻子在那次的事情後就徹底廢掉了,後來他訓練了一只狗來聞土,人送綽號“狗王”。
晚上帶著複印件找三叔,想讓他看看今天拍到的那份帛書上的圖案到底是什麼?到底他是我們這一代人中唯一還和土夫子有接觸的人。三叔樓下看到一個年輕人從他正門裏面走了出來,身上背了根長長的東西,用布包得結結實實的,一看就知道應該是一把古兵器。我把今天那事情和三叔一說,沒想到他好像變了個人一樣,沉默不語,而看到複印件三叔臉色變了說這是一個古墓的地圖。#盜墓筆記
